浪漫說穿了不過就是粉飾過的生理反應

文章摘自《愛與性的實驗報告》作者:小莊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本書簡介:把愛情放進實驗室,會出現什麼結果?讓科學家當你的閨蜜,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聽多了那些泛泛的情感建議,又不想看那些枯燥的理論分析,那麼可以來聽聽松鼠會最有文藝氣質的科學女青年---小莊怎麼說,一起聊一聊……

那不單單屬於讓人將信將疑的傳說,也屬於,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大腦謎題。

有一本叫做《如何快速忘記他》的書,M在回本埠的飛機上翻了十分鐘就恨不得從飛機上扔下去了,最後一出機艙就讓它快速消失在了機場的垃圾桶。

“完全是胡說八道,”她在計程車上開始給我打電話,“裡面最低級的一句是:‘所有和浪漫愛情——比如一見鍾情——有關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命中注定’或‘你是唯一’之類錯誤觀點所導致的,你只要還抱有這些幻想,就不會獲得真正的成熟的愛情以及幸福。’能寫出這種話的人一定是個老虔婆。浪漫是高貴的,她竟然這麼褻瀆!”

出版商和作者的目的不外乎是賺錢我想該問題自己和M看法絕對高度一致。但對她說的最後一條我持保留意見:“說浪漫是高貴的,好像沒有根據吧?”

“浪漫”這玩意兒,說穿了,不過就是一種粉飾過的生理反應而已。你別不相信,且聽我說來。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心理及大腦科學教授尼爾·馬克瑞(C. Neil Macrae)曾以實驗來檢驗“一見鍾情”背後的生物學意義何在。實驗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讓一批女性志願者一邊觀看100張臉(50男50女)的照片,一邊辨認它們的性別;第二部分則要求她們為快速出現於螢幕上的許多臉按特徵歸類,確定哪些有男子氣概,哪些不那麼陽剛。之後結合這些女性的生理周期分析了搜集上來的回答,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那些處於排卵日及接下來兩天的志願者在兩個回合中的成績都非常好,能夠迅速而且準確地作出判斷;而那些處於例假頭三天的志願者成績是最差的。實驗設計者解釋說: 通常來說,吸引異性的第二性征的明顯與否,會反映出一個人的生理狀況,如是不是有更好的免疫能力和其他環境適應性,這是物種為了保證有效求偶而進化出來的。與此對應,另一個性別也會在大腦神經中具備一套識別機制。對於排卵期的女人來說,她此時的激素水平非常適合她更好地運用這套機制,而一旦轉換到求偶欲最低的月經期,她才懶得去費那個心思呢。

請按個廣告來支持 劉 星 。謝謝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 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